【貴陽生物實驗室】:細菌的簡單染色實驗
源葉生物 / 2015-05-08
目的
1.學習微生物涂片和染色的基本技術,掌握細菌簡單染色法;
2.學習無菌操作,并鞏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3.學習在油鏡下觀察細菌的個體形態(tài)。
原理
由于細菌體積小、菌體透明,活體細胞內含有大量水分,且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與周圍背景沒有顯著的明暗差,因而很難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它們的形態(tài)和結構。只有經過染色,借助顏色的反襯作用才可看清菌體形態(tài)以及菌體表面結構。染色技術是觀察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重要手段。
細菌的簡單染色,即只利用一種染色劑使菌體著色。此法操作簡單,適用于細菌形態(tài)的觀察。通常細菌的簡單染色也采用堿性染色劑,如結晶紫或堿性品紅等,堿性染料不是堿而是一種鹽,電離時染料離子通常帶正電荷。而在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細菌細胞通常帶有負電荷,這樣帶正電荷的染料離子就容易與帶負電荷的菌體細胞相結合并使其著色。染色后便于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大小和排列方式等特征。
目的
1.學習微生物涂片和染色的基本技術,掌握細菌簡單染色法;
2.學習無菌操作,并鞏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3.學習在油鏡下觀察細菌的個體形態(tài)。
原理
由于細菌體積小、菌體透明,活體細胞內含有大量水分,且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與周圍背景沒有顯著的明暗差,因而很難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它們的形態(tài)和結構。只有經過染色,借助顏色的反襯作用才可看清菌體形態(tài)以及菌體表面結構。染色技術是觀察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重要手段。
能夠使微生物著色的化合物被稱為染色劑,染色劑一般都是成鹽化合物。目前普遍采用的微生物染色劑多為苯的衍生物,其化學結構中除含有苯環(huán)外,還連接有發(fā)色團和助色團。發(fā)色團可使化合物顯色,而助色團則能增加色度,并因具有電離特性,可與菌體細胞相結合,從而使其著色。
含有酸性助色團(如羥基-OH)的染色劑稱為酸性染色劑,其電離后分子帶負電,可與鈉、鉀、鈣、氨等離子結合,多用于細胞質的染色,如酸性品紅、剛果紅等。含有堿性助色團(如氨基-NH2)的染色劑稱為堿性染色劑,其電離后分子帶正電,主要用于細胞核和異染粒等酸性細胞結構的染色。由于細菌細胞質中布滿核物質和異染粒等結構,因此細菌染色一般采用堿性染色劑,通常包括氯化物、硫酸鹽、醋酸鹽或草酸鹽等。
細菌的簡單染色,即只利用一種染色劑使菌體著色。此法操作簡單,適用于細菌形態(tài)的觀察。通常細菌的簡單染色也采用堿性染色劑,如結晶紫或堿性品紅等,堿性染料不是堿而是一種鹽,電離時染料離子通常帶正電荷。而在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細菌細胞通常帶有負電荷,這樣帶正電荷的染料離子就容易與帶負電荷的菌體細胞相結合并使其著色。染色后便于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大小和排列方式等特征。
相關標簽:
單染色
本文鏈接: http://tv999.com.cn/news/10539.html
本文鏈接: http://tv999.com.cn/news/10539.html